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开云手机版网页版 时间:2021-09-29 20:24:39 点击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晋北,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健康与社会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责任意识,具有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不断发展的能力,适应医疗改革发展要求,能在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担任临床医师并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卫生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将预防疾病、去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掌握医学伦理的原理,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遵守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追求卓越,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3.具备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中国传统医学、公共卫生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4.掌握生命各阶段正常结构功能,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能够与患者、家属、医生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选择并安全地实施各种常见的临床基本操作,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并对检查结果能做出判断和解释,根据客观证据,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5.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意识;了解影响人群健康、疾病和有效治疗的因素;了解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理解合理分配有限资源的原则,以满足个体、群体和国家的健康需求。了解健康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相关问题,文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经济、心理状态和自然环境因素;理解全球健康问题及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

6.能够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中的证据,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循证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毕业要求

1.基本素质领域

1-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1-2.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查阅文献、利用现代化技术获取知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具有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和分析批判的精神。

2.科学和学术领域

2-1.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能够应用医学等科学知识处理个体、群体和卫生系统中的问题。能够描述生命各阶段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2-2.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基本原则。

2-3.能够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中的证据。能够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

3.临床能力领域】

3-1.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医生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了解患者的问题、意见、关注点和偏好,使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病情;努力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诊疗计划,并就诊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进行沟通,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3-2.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能够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及精神状态评价,规范地书写病历。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安全和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并能说明其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能做出判断和解释。能够选择并安全地实施各种常见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够在临床数据系统中有效地检索、解读和记录信息。

3-3.能够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中的发现,形成初步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原则。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确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并说明其合理性。能够及时向患者和家属/监护人提供相关信息,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诊断和治疗方案。能够发现并评价病情程度及变化,对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能够依据客观证据,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能够掌握临终患者的治疗原则,与家属或监护人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

3-4.能够将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管理等知识和理念结合到临床实践中。用对症、心理支持等方法来达到人道主义的目的,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使其获得应有的尊严。

4.健康与社会领域

4-1.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了解影响人群健康、疾病和有效治疗的因素,包括健康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相关问题,文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经济、心理状态和自然环境因素。能够以不同的角色进行有效沟通,如开展健康教育等。解释和评估人群的健康检查和预防措施,包括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患者随访、用药、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指导等。能够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

4-2.了解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安全,及时识别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能够了解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组成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理解合理分配有限资源的原则,以满足个人、群体和国家的健康需求。

5.职业素养领域

5-1.能够了解并遵守医疗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能够根据《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主义的医疗服务。能够了解医疗卫生领域职业精神的内涵,在工作中养成同理心、尊重患者和提供优质服务等行为,树立真诚、正直、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素养。

5-2.能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主要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医疗服务中。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同行等有效地沟通伦理问题。

5-3.知晓影响医生健康的因素,如疲劳、压力和交叉感染等,并注意在医疗服务中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因素。同时知晓自身健康对患者可能构成的风险。

5-4.能够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尊重其他卫生从业人员,并注重相互合作和学习。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三、学时与学分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254.5学分;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时要求:3424学时。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为5年,可在5-7年内完成;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关系矩阵

1.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要求1

H

L




M

要求2

H

H

H

M

L

M

要求3

M

L

H

H

M

H

要求4

M

H

M

H

H

L

要求5

M

M

H

L

H

H

注:根据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毕业要求对该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2

2.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要求1

要求2

要求3

要求4

要求5

1-1

1-2

2-1

2-2

2-3

3-1

3-2

3-3

3-4

4-1

4-2

5-1

5-2

5-3

5-4

通识

教育

平台

思政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形势与政策

H















信息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语言类

大学外语(1-4)


H














体育类

大学体育(1-4)

H















职业类

大学生职业发展






L









L

大学生就业指导






L









L

安康类

安全教育






H






H




心理健康教育






M










学科

基础

教育

平台

数学类

高等数学F


L

H













物理类

大学物理


L

H













化学类

基础化学


L

H













有机化学


L

H













生物

医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H


L











系统解剖学



H


L











组织学与胚胎学



H


L











形态学实验(1-2)



H


L



M








生理学



H


L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H


M











局部解剖学



H


L











医学遗传学



H


L











机能学实验(1-2)



H













医学微生物学



H






L







医学免疫学



H






L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1-2)



H


L











病理学



H


L



L








病理生理学



H


L




L







药理学



H


L



L








人体寄生虫学



H






L







基础医学PBL课程



M


M



M








人文

社科

医学导论










H


M




医学伦理学






M






L

H



卫生法学






M






H




医学心理学






M



H

L






医患沟通






H







M



公共

卫生

医学统计学


L



M





H






流行病学









M

H




M


循证医学


L



M





H






预防医学









M

H

M





医学文献检索


L



H










M

专业

教育

平台

诊断学






L

H

M








医学影像学







H

M








中医学




H


L










全科医学概论









M


H





精神病学






M


H








核医学







H

M








临床技能学(1-3)







H

M








内科学(1-2)






L

M

H

L





L




















外科学(1-2)






L

M

H

L





L

L



妇产科学






L

M

H

L





L

L



儿科学






L

M

H

L





L

L



神经病学






L

M

H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L

M

H










口腔科学






L

M

H










皮肤性病学






L

M

H










眼科学






L

M

H










传染病学






L

M

H






L




急诊与灾难医学






L

M

H










康复医学






L

M

M

H









专业

教育

平台

医学美学

H





L










医学论文写作与医学科研设计


L








H





L

医用英语


H




L










社会医学










L

H





老年医学






L


H








肿瘤学






L


H








实践

教学

环节

公共

基础

实践

思政综合实践

H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H















劳动教育

H














L

实习

实训

毕业实习






L

M

H

L

L

L

L

L

L

L

毕业考试







M

H








素质

拓展

早期接触临床社会实践






L

L

L



L

M




注:必修课程应该能支撑所有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不能纯粹由选修课支撑;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分配

(一)各平台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

课程大类

课程子类

学分数

学时数

学分比例

学时比例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课

37

688

14.5%

20.1%


选修课

8

128

3.1%

3.8%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必修课

73

1288

28.7%

37.6%


专业教育平台

必修课

72.5

1224

28.5%

35.7%


选修课

6

96

2.4%

2.8%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58

——

22.8%

——


合计


254.5

3424

100%

——


说明


(二)各平台课程实践学分比例分配

课程大类

课程子类

实践学分数

实践学分比例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课

12.5

11.6%


选修课

——

——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必修课

14.25

13.2%


专业教育平台

必修课

23.25

21.5%


方向课

——

——


选修课

——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58

53.7%


合计


108

100%


说明

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42.4%

(三)学期理论课(含课内实践)周平均节次

学年

学期

周平均节次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学科基础/专业

教育平台课程

共计


1

13.7

11.3

25


2

9

15

24


3

9

19

28


4

10

18

28


5

3

21

24


6

2

24

26


7


30

30


8


26

26






毕业实习48周

毕业考试1周





八、教学计划表

(一)通知教育平台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

理论

实践

开设

学期

学位 课程

备注

思政类

191618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2

2

16

16

1



1916181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2

32

16

2



1916181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3

32

16

3


1916181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

48

16

4


1916181105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2-5



信息类

19171821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48

3

16

32

1


语言类

1910183101

大学英语1

4

64

4

48

16

1


1910183102

大学英语2

4

64

4

48

16

2


1910183103

大学英语3

2

32

2

32


3


1910183104

大学英语4

2

32

2

32


4



体育类

1909184101

大学体育1

1

32

2

8

24

1


1909184102

大学体育2

1

32

2

8

24

2


1909184103

大学体育3

1

32

2

8

24

3


1909184104

大学体育4

1

32

2

8

24

4


职业类

1921185101

大学生职业发展

1

16


16


1



19211851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16


5



安康类

1921186101

安全教育

1

32


8

24

1-8



1921186102

心理健康教育

1

32


8

24

1-8



小  计

通识教育必修课

37

688


416

272




小  计

通识教育选修课

8

128

2

128


3-6



合  计


45

816


544

272




说明

教学任务:思政类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信息类课程由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承担;“大学英语1-4”由外国语学院承担;体育类课程由体育学院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由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承担。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由招生就业处承担,第一学期开设职业规划,第五学期开设就业指导部分。

选修要求:需选修8学分,不能选修与本专业课程相近的课程,其中需选修2学分艺术与审美类课程、2学分创业与创新类课程。

其中课内实践合计272学时、12.5学分。

(二)学科基础教育平台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周学时

理论

实践

开设

学期

学位课程

备注

数学类

1908297101

高等数学F

2

32

2

32


1



物理类

1912260102

大学物理

2

32

2

24

8

1



化学类

1901260103

基础化学

3

48

4

32

16

1


1901260104

有机化学

2

32

2

24

8

2



生物医学类

1913260105

医学细胞生物学

2

32

2

20

12

1


1913260106

系统解剖学

3.5

56

4

56


2


1913260107

组织学与胚胎学

2.5

40

4

40


2


1913260108

形态学实验1

2

64

4


64

2


1913260109

生理学

4.5

72

6

72


3


19132601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112

6

80

32

3


1913260133

局部解剖学

3

48

4

32

16

3


1913260112

医学遗传学

1.5

24

2

24


3



1913260113

机能学实验1

1

32

4


32

3


1913260134

医学微生物学

2.5

40

4

40


4


1913260135

医学免疫学

2.5

40

4

40


4


1913260136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1

1

32

4


32

4


1913260116

病理学

4

64

4

64


4


1913260137

形态学实验2

1.5

48

4


48

4


1913260138

病理生理学

3

48

4

48


5


1913260119

药理学

4

64

4

64


5


1913260139

人体寄生虫学

1.5

24

2

24


5



1913260140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2

0.5

16

4


16

5



1913260141

机能学实验2

1.5

48

4


48

5


1913260122

基础医学PBL课程

1

16

4

16


5



人文社科

1913260123

医学导论

1

16

2

16


1



1913260124

医学伦理学

1

16

2

16


2



1913260125

卫生法学

1

16

2

16


2



1913260126

医学心理学

1.5

24

2

24


6



1913260127

医患沟通

1

16

2

16


5



公共卫生类

1913260128

医学统计学

2

32

4

24

8

4


1913260129

流行病学

1.5

24

2

24


5



1913260130

循证医学

1

16

2

16


5



1913260131

预防医学

3

48

4

48


5


1913260132

医学文献检索

1

16

2

8

8

4



合计


73

1288


940

348




说明

教学任务:高等数学由数学与统计学院承担;物理类由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承担;化学类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承担。

其中课内实践合计108学时、6.75学分。

(三)专业教育平台教学计划表

1.必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周学时

理论/其中PBL

实践

见习

开设

学期

学位课程

备注

1913360125

诊断学

6.5

104

6

72/8


32

6


1913360102

医学影像学

2

32

2

32



6


1913360103

中医学

3.5

56

4

56



6


1913360104

全科医学概论

1.5

24

2

24



6



1913360126

精神病学

2

32

2

24


8

6



1913360106

核医学

1.5

24

2

24



6



1913360107

临床技能学1

2.5

72

8


72


6


1913360127

内科学1

8

128

6

80/16


48

7


1913360109

外科学1

8

128

6

72/6

32

24

7


1913360110

妇产科学

4.5

72

6

48/6


24

7


1913360111

儿科学

4.5

72

6

48/4


24

7


1913360116

神经病学

3

48

4

40


8

7


1913360113

临床技能学2

1

32

4


32


7


1913360114

内科学2

5.5

88

6

56


32

8


1913360115

外科学2

5.5

88

6

56/2


32

8


1913360112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1.5

24

2

16


8

8



1913360117

口腔科学

1.5

24

2

16


8

8



1913360118

皮肤性病学

1.5

24

2

16


8

8



1913360119

眼科学

1.5

24

2

16


8

8



1913360128

传染病学

3

48

4

40


8

8



1913360121

急诊与灾难医学

1.5

24

2

24



8



1913360122

康复医学

1.5

24

2

24



8



1913360123

临床技能学3

1

32

4


32


8


合计


72.5

1224


784

168

272




说明

其中课内实践合计304学时、19学分。

2.选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周学时

理论

实践

开设

学期

备注

1913360301

医学美学

1

16

2

16


2


1913360302

中外医学史

1

16

2

16


2


1913360303

卫生经济学

1

16

2

16


2


1913360304

神经生物学

1

16

2

16


3


1913360305

医学论文写作与医学科研设计

1

16

2

16


3


1913360306

医学社会学

1

16

2

16


3


1913360307

生物信息学

1

16

2

16


4


1913360308

叙事医学

1

16

2

16


4


1913360309

医用英语

1

16

2

16


4


1913360310

卫生事业管理

1

16

2

16


5


1913360311

社会医学

1

16

2

16


5


1913360312

睡眠医学

1

16

2

16


5


1913360313

行为医学

1

16

2

16


6


1913360314

麻醉学

1

16

2

16


6


1913360315

舒缓医学

1

16

2

16


6


1913360316

临床营养学

1

16

2

16


7


1913360317

老年医学

1

16

2

16


7


1913360318

肿瘤学

1

16

2

16


7


1913360319

物理治疗学

1

16

2

16


8


1913360320

放射治疗学

1

16

2

16


8


1913360321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

16

2

16


8


合计


6

96


96




说明

选修要求:需选修6学分。

(四)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计划表

1.公共基础实践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学分

开设学期

备注

1916400101

思政综合实践

2

5


1921400101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2

1


1921400102

劳动教育

1

3或4


合计


5



2.实习实训与毕业综合训练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学分

开设

学期

开设

周数

学位

课程

备注

1913460201

毕业实习

48

9-10

48



1913460202

毕业考试

1

10

1


合计


49





说明

实习实训每周计1个学分。

3.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学分

备注

1921400301

创新创业实践

1


1921400302

社会实践

1


1921400303

技能学分

1


1921400304

创新创业训练

1


1913460305

早期接触临床社会实践

2

临床医学专业必修

合计


4


说明

要求:需选修4学分。学分认定依据《开云手机版网页版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各类实践平台学习所获得学分,纳入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学分体系。



Copyright © 2020 开云手机版网页版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